羊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是羊场管理的关键。
羊场的消毒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机械清扫,第二步是使用消毒液。羊舍及运动场应每周消毒一次,常用的消毒剂包括2%-4%氢氧化钠或1:1800-3000的百毒杀。
入场羊场应设有消毒室,室内两侧和顶壁应安装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池。入场人员需更换鞋子,穿专用工作服,并做好登记。
消毒时,将消毒液盛于喷雾器,喷洒天花板、墙壁和地面,然后开门窗通风。饲槽和用具应使用清水刷洗,以去除消毒药味。
如羊舍有密闭条件且舍内无羊时,可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小时至24小时,之后开窗通风24小时。福尔马林的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25毫升至50毫升,加等量水,加热蒸发。
羊舍消毒一般每周进行一次,每年再进行两次大消毒。产房的消毒在产羔前进行一次,产羔高峰时进行多次,产羔结束后再进行一次。
在病羊舍和隔离舍的出入口处应放置浸有4%氢氧化钠溶液的麻袋片或草垫,以防病原扩散。
羊的粪便消毒方法有多种,生物热消毒法是最实用的方法。将羊粪堆积在距离羊场100米至200米的地方,喷少量水,覆盖湿泥封严,堆放发酵30天以上即可作肥料。
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将污水引入处理池,加入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剂)进行消毒,具体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升污水用2克至5克漂白粉。
上一篇:冬季养羊防治三大常见疾病
下一篇:冬季养羊的五项关键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