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犊牛的过程中,了解其饲料的喂养情况至关重要。通过观察犊牛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可以有效判断饲料的喂养量是否合适。
首先,查看食槽的情况。如果犊牛在食槽内的饲料未吃净就抬头慢慢走开,说明喂料过多;如果食槽底和壁上留下像地图一样的料渣舔迹,说明喂料量适中;而如果食槽内被舔得干干净净,则说明喂料量不足。
其次,观察犊牛的粪便。若犊牛所排的粪便日渐增多,且粪便比全部吃奶时稍稠,说明喂料量正常;如果粪便形状如粥,说明喂料量过多;而若粪便像泔水一样稀,并且臀部沾有湿粪,则说明喂料量太大或饮水太凉,此时应停喂,并在饲料中添加玉米粉、麸皮等。
第三,观察犊牛的食相。固定饲喂时间后,10多天后犊牛会形成条件反射,每天一到饲喂时间就会跑过来寻食,说明喂料量正常;如果犊牛吃净食料后在饲喂室门前徘徊,不肯离去,说明喂料量不足;而如果犊牛在喂料时不愿到食槽前,饲养员呼唤也不理会,可能是上次喂料过多,或牛可能患有疾病。
最后,观察犊牛的肚腹情况。在喂食时,如果犊牛腹部明显凹陷,不肯到食槽前吃食,可能是受凉感冒或患了伤食症;如果犊牛腹部凹陷但食欲强烈,只是闻闻食槽就走开,说明饲料不适口,或料湿度过高或过低;而如果犊牛肚腹膨大且不吃食,说明上次吃食过多,停喂一次即可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