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的培育工作是养牛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犊牛生理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以确保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时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以免损伤犊牛和母牛的生殖道。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确保小牛顺利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粘液进入气管,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接着,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厘米处剪断,并用5%的碘酒浸泡1―2分钟进行消毒,防止发生脐带炎。
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对增强犊牛抗病力起关键作用。初生犊牛应在产后1―2小时内饮用占体重6%的初乳,约2kg―2.5kg。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小时进行,确保奶温在35℃左右。
饲喂犊牛应做到“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温。喂给犊牛的奶必须是健康牛的奶,按体重的8%―10%确定喂量,并固定喂奶时间,严格掌握温度。
从出生后1周开始,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添入优质干草,任其自由咀嚼,刺激犊牛瘤胃的发育。
在出生10天后,可训练犊牛吃精料。开始时可将精料涂抹在犊牛的口角,数日后可增加至80―100克。精料采食的训练是实现早期断奶的关键。
犊牛的哺乳期一般为两个月,生长良好的犊牛可在40天时改为日喂两次,50天时改为日喂一次。断奶后的小牛应继续在单独的畜笼内,直到小牛没有吃奶要求为止。
上一篇:春夏交替时期牛边虫病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肉牛养殖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