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山岭薄地占有较大比重,完全用机械化耕作比较困难。在一个长时期内,耕牛仍然是农村不可缺少的辅助耕作力量。然而,近年来由于忽视了耕牛的选种选配工作,导致耕牛的质量出现了大滑坡,生产性能下降,体质状况差,利用年限缩短。因此,掌握耕牛的选种选配技术,加强饲养管理,对提高农田的耕作速度和质量、适应农时具有重要意义。
留作种用的耕牛应当身体健壮,具有明显的本品种特征,如身躯高大、肌肉丰满等。种母牛要有明显的母性特征,如性情温顺、身躯宽大等。品种牛还要有明显的本品种特性,如鲁西黄牛需具备“三粉”特征,结构细致紧凑,肌肉发达等。
耕牛的配种季节一般在春季或早夏。为了使公牛在配种季节达到良好的膘情,需加强冬季的饲养管理,特别是在配种前2个月。冬季应喂优质干草、青贮和精料,精料可由麸皮、玉米、豆饼等混合而成。应避免喂豌豆,以免降低种公牛的精子活力。种公牛的管理要固定专人,加强运动,并定期刷拭身体。
12月龄以后的种母牛消化器官已近成熟,需保证其摄入足够的优质粗料。在粗料质量较差时,可适当补喂精料,并注意补充钙、磷、食盐和微量元素。育成母牛受胎后,需在临产前2~3个月加强饲养,以满足胎儿快速增大的营养需求。
适当的近亲繁殖虽然能固定优良性状,但也会固定有害基因,造成后代生活力下降,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三代以内有亲缘关系的公母牛不应交配繁殖。
耕牛的始配年龄一般为1.5~2岁,15岁后进入衰老期,失去繁殖能力。选配时应遵循“壮年配壮年、壮年配青年”的原则。
不同品种的公母牛交配能显示出优越的杂交优势,所产犊牛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易饲养。目前较易被群众接受的是引进西门塔尔牛改良当地黄牛。
选择产后配种一般应于产后60~90天进行,过早或过晚均不利于母牛和犊牛的生长发育。母牛的适宜配种时机是在发情开始后9~24小时。
上一篇:奶牛安全分娩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如何挑选优质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