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末夏初,野外天然青绿饲料极其丰富,此时引进幼龄架子牛进行肥育最为有利。因为这一时期引进架子牛后,可以立即进入育肥期,充分利用青粗饲料,节约精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架子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母牛饲养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应尽可能选购易肥且卖价高的牛入栏饲养。选择架子牛的一般规律包括:
选择四肢及胴体较长的牛;十字部略高于体高,后肢飞节高的牛发育能力强;背腰肌肉充盈,肩胛与四肢强健有力者为佳;皮肤松弛柔软,皮毛光滑的牛肉质量较好。
选择精神状态良好、身体健康、性情温顺的牛。
选择早去势的牛,去势早的牛出栏时肉质好,出肉率高。
参照牛的谱系选择优良品种。
在引进架子牛前2~3天,需预先将牛舍中的牛粪和垫草清除,并喷洒酚皂液、石炭酸或波尔多液进行消毒。同时,将水槽与料槽打扫干净,并在牛床上铺垫新的干稻草或锯末。
新引进的架子牛由于运输途中断食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异常疲倦。因此,在引进后2~3周(尤其是引进后的2~3天)应悉心照料,并逐渐改变其饮食习惯。引进当天,应立即将牛放到铺有清洁垫草的牛舍中,让其自由采食(以优质干草为主),并充分饮水,以便调养。第二天仍以干草为主,同时按每头牛每天0.5公斤麦麸的标准慢慢递增,直到牛能采食2~3公斤麦麸后,再逐渐减少麦麸量,同时添加肥育料,经过2~3周全部换成肥育料。
引进后,如有食欲不振、不饮水、腹部膨胀、下痢等症状的架子牛,可能是由于旅途疲倦或引进后饲料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这些牛应立即移至管理完善的牛舍中,提供较安适的环境,以尽快恢复牛的体力。如发生其他传染病,则应立即隔离处理。
上一篇:奶牛饲养的预支管理方法
下一篇:母牛产后如何进行有效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