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育肥是利用天然牧场进行育肥的一种方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等优点。这种方法在农牧区推广容易,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瘦牛在150天的放牧育肥期内,本地牛日增重可达0.5~0.7kg,而肉用杂种牛的日增重则在0.58~1.2kg之间,平均每头牛的总增重为100~180kg,经济效益可达300~400元。
选择2至6岁、体格健壮且健康的肉用杂种公牛进行放牧育肥。淘汰的公牛、不孕的母牛及低产奶牛等在淘汰前也可通过放牧育肥提高产肉量。青壮年牛的采草能力强,育肥效果显著,而年老体弱的牛则需适当调理后再进行育肥。
在放牧育肥前,牛需进行驱虫和健胃。牛在采食牧草时容易感染各种寄生虫,因此驱虫药物的使用至关重要。推荐使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虫克星,能有效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投药前应停食数小时,以提高药效。
放牧育肥期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到10月下旬结束。农户多采用小群放牧的方法,每群以10头左右为宜。夏季应避开炎热天气,采取早出早归和晚出晚归的放牧方式。放牧时要确保牛饮用清洁水源,避免低洼地带,以防感染寄生虫。
有条件的养牛户可采取放牧加补饲的育肥方法,以提高增重效果。补饲应在晚上收牧后进行,每头牛每日补饲青草3~5kg,玉米0.5~1kg等,确保牛只获得足够的营养。
肉用杂种牛一般在3至5月出生,经过冬春的饲养,1岁时体重可达250kg。放牧育肥期结束时,牛体重应达到350~400kg,适时出栏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不出栏,可进入舍饲育肥期,进一步提高体重。
上一篇:耕牛适时输精技术的直肠检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