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牛养殖中,提高产奶量是每位养殖者关注的重点。以下是一些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奶牛的产奶量。
研究表明,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多产奶达10%以上。
给予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13%。夏季粥料内加入大量冷水,可使奶牛防暑降温,冬季饲喂38℃左右的热粥料,可增强牛体的抗寒力,产奶量可提高达10%。
奶牛夏季分娩,日产奶量要比其它季节少约10公斤。因此,应采取计划配种,使奶牛分娩应避开炎热的夏季,可提高产奶量8%~10%。
在产前30天和产后92天的奶牛日粮中,将胡萝卜和甜菜洗净切碎后,加入饲料中15%,可提高产奶量25%以上。
将小苏打拌在料中喂给泌乳牛,整个泌乳期每天每头奶牛喂150克小苏打。试验显示,在60%的粗饲料、40%精料的平衡日粮中,添加150克的小苏打和0.8%的氧化镁混合后喂奶牛,每头每天增加产奶量2.8公斤。
利用噻苯唑驱除奶牛消化道内的线虫,每头用药量为45克,经驱虫后在300天泌乳期中,平均每头奶牛可提高产奶量409公斤。
按奶牛体重每100公斤加尿素15~20克,可提高产奶量10%。尿素的添加量一般占混合精料的1.5%~2.0%。
研究证明,奶牛修蹄后比不修蹄,每头奶牛年产奶量可增加206公斤。
奶牛饮磁化水比饮普通水好,产奶量可提高5%~10%。
奶牛产前1个月和产后1~2个月,在日粮中每日每头增加20毫克碘化钾,可使初产牛产奶量提高8%。
试验证明,让奶牛每小时走3~3.5公里,不仅能提高产奶量,还能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每天在奶牛饲料中加入3克硫酸钠,奶牛的日产奶量增加1.38公斤。夏季奶牛食欲降低,导致产奶量下降,每头奶牛每天分3次喂给300克乙酸钠,可提高产奶量5.58%。
在气温15℃以下时,应给奶牛饮温水,以减少体热的损失,防止产奶量下降。
奶牛泌乳的适温范围是4℃~21℃,超过这个范围会抑制产奶。夏季可通过栽树遮荫、种植草坪等方式降温,冬季则应给牛饮温水。
甜高粱营养丰富,喂甜高粱的奶牛比喂玉米的奶牛每日每头增加产奶量0.4~1公斤。
用柑桔叶发酵喂奶牛,可提高产奶量34%。
不把牛拴在固定的位置上,让它在牛棚内自由活动,平均每头奶牛每年产奶量可增加190公斤以上。
以上方法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上一篇:水牛手工挤奶的十个注意事项
下一篇:判断奶牛怀孕的基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