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乳后期是指干乳前期结束至分娩前的这段时间,通常也称为围产前期,即分娩前2周。母牛在这一阶段如饲养管理不当,易染发各种疾病,因此饲养应以保健为中心。
在饲养上应根据母牛的膘情体况和乳房发育肿胀程度灵活调整。对于过于肥胖的母牛,应减少精料,日粮以优质干草为主;而对营养状况不良的母牛,则应增加精料,但最大给量不超过体重的1%。
产前增加精料喂量,有助于母牛产后快速适应高泌乳量的饲养,保持旺盛的食欲,减少酮病的发病率。然而,对于有严重乳房水肿和隐性乳房炎的母牛,不宜过多增喂精料,以免加剧乳房充胀。
研究表明,在母牛临产前2周采用低钙饲养法,能有效防止产后瘫痪。将日粮中钙含量从0.6%降至0.2%,可促使甲状旁腺调节血钙水平,避免产后大量乳汁分泌导致的瘫痪。
围产前期应减少大容积的多汁饲料,以防胎儿增大压迫消化道造成便秘。同时,适当提高麸皮的比例,以防止产前便秘的发生。
每日补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提高初生犊的健壮水平,降低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生。
围产前期的管理重点是保健工作,预防生殖道和乳腺的感染。母牛在产前7天至10天应转入产房,由专人进行护理,并保持产房的清洁和消毒。
冬季应饮温水,水温最好为36℃,避免饮用冰水和饲喂变质饲料,以免引发腹泻和早产。
每日注意观察乳房变化,适当投以利尿剂减轻水肿。天气晴朗时,应让母牛出产房运动,避免长时间关在潮湿的牛舍内,以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