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9月,我们在圹子镇兽医站门诊时,遇到了一头由化肥厂职工饲养的黄牛。该牛在购买后生长良好,但七天前发现耻骨下部皮肤上出现一指尖大小的肿块,疑似昆虫叮咬。尽管曾用酒精涂擦和内服草药,但未见明显效果。
在临床检查中,患畜体格强壮,营养良好,毛色黄,体表光滑,雄性,食欲正常,呼吸和脉搏均无异常,体温稍偏高。耻骨下缘皮肤有手掌大皱褶,弹性降低,脱毛,且有少量渗出,最终诊断为黄牛湿疹。
治疗过程中,继续使用磺胺嘧啶钠和青霉素进行注射,并局部涂擦2%甲紫溶液。然而,数日后观察无明显改善。最终改用工业废机油进行局部涂擦,三日后牛只痊愈。
根据报道,湿疹病牛多发于气候炎热的地区或季节。我省部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此相符,观察到的临床症状也与报道相似。因此,在类似地区养牛时,应将牛湿疹作为常见病进行防治。
此外,废机油在治疗水牛癞皮病和羊疥螨病中也有应用,但需注意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溃烂和干裂。本例中,黄牛湿疹在使用废机油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可能是由于废机油对皮肤的局部刺激作用,加速了血液循环,抑制了炎性渗出,发挥了消炎作用。
上一篇:犊牛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下一篇:牛病体温诊断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