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中毒是指家畜采食了腊梅科、腊梅属的腊梅叶子或种子所发生的一系列神经中毒疾病。腊梅又叫黄梅花、铁筷子,有的地方称“岩马桑”,易生长于山坡灌木林中或小溪边,是有毒物质。其有毒成分主要是三种生物碱:美洲腊梅碱、腊梅碱和内旋腊梅碱。牛食入5~7kg,山羊、猪食入1~4kg鲜叶即可中毒,其种子的毒性更大。
2004年4月6日,息烽县永靖镇永红村村民周某家养有一体重400kg的公牛,早上放牧回来,发觉牛两耳直立,惊恐,全身发抖,呼吸急促。当我站一行人赶到时,以上症状呈阵发性经过。
病畜表现为惊恐,两耳发抖,特别是臀部肌肉颤抖极为严重;用手触摸,病牛反应敏感,并引起阵发性痉挛。眼结膜潮红,体温达40℃,呼吸达107次/分,心音快而弱;病畜呈阵发性痉挛,当病牛安静时,有食欲。
根据主述,放牧地生长有大量腊梅;实地考查,有腊梅嫩叶被牛吃掉。结合腊梅中毒的一系列典型症状,故诊断为腊梅中毒。
(1)治疗原则:采取对症治疗,用镇静、解痉、降温和强心的药物。
(2)治疗方法:用1%的溴化钠100ml,青霉素800万u,10%安基比林10ml,Vc2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混合一次静脉滴注。然后用中药“清热熄风散”加减方,煎水加入朱砂15g,滤渣后内服,每天3次,连喂3天,回访痊愈。
(1)“三不”措施法:贮足冬春饲草,在发病季节里,不在有腊梅的林带放牧,不采集腊梅树叶喂牛,不采用腊梅叶垫圈。
(2)日粮控制法:在早春季节,耕牛采取半日舍饲半日放牧的方法,缩短放牧时间,控制腊梅叶的摄入;放牧前进行补饲或加喂夜草,因为家畜在不是很饥饿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采食腊梅叶的。
上一篇:奶牛中暑的应急处理与治疗方法
下一篇:犊牛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