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重瓣胃阻塞病,俗称牛百叶干病,常发生于干旱时节及冬、春季节。
患牛病初期精神沉郁,口色稍红,眼结膜充血,鼻镜干燥转而龟裂,反刍、嗳气缓慢,食欲减退。病至后期,口黏膜暗红,口臭,眼结膜极度充血,鼻镜干裂,饮食、反刍、嗳气完全停止,呼吸加快,被毛粗乱无光泽。
轻症初期,可以注射泻剂治疗。即在患牛右侧8~11肋骨间与肩端水平线相交点,局部剪毛消毒,用长针头垂直刺入,深度达8~10cm。若进针到4~5cm时感觉阻力很大,表明已刺中瓣胃。此时先用注射器向瓣胃内注入少量氯化钠水溶液,立即回抽推柱。若见到注射器内带有草渣碎末样的黄色混浊体,即证实针头已准确刺入瓣胃内。这时便将20%硫酸镁溶液500~800ml分多点注入瓣胃内;或用液体石蜡油300~500ml,加20%硫酸镁溶液800~1000ml,分多点注入瓣胃内。
病情严重者,先内服“大黄消积散”,其配方包括大黄、芒硝、枳实、山楂等多种药材。诸药研成细末,沸水冲泡,候温,加入植物油或猪油灌服。外用5%~10%氯化钠注射液、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复方胆素注射液混合静注。然后,从健康牛口中取出正在反刍的草团,迅速塞进病牛口内,此法可促进病牛恢复反刍和食欲。病牛恢复反刍和食欲后数天内,应多喂给青绿多汁饲料、豆浆、淡盐水等。
下一篇:奶牛养殖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