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辽源市实施禁牧以来,母牛的自然发情率显著下降。初步调查显示,母牛隐性发情、不发情和久配不孕的比例超过25%,远高于正常水平的10%。
可繁母牛自然发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的长期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的阶段性缺乏。
维生素是促进母牛卵泡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禁牧前,农民主要依靠放牧获取营养,禁牧后则转为舍饲,导致青绿多汁饲料摄入量大幅减少,造成母牛在繁殖期间维生素摄入不足。
膘情是影响卵泡发育的重要因素。农民未能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导致母牛主要依靠秸秆,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了母牛的自然发情。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卵发育成熟。舍饲后,母牛缺乏足够的运动,抑制了卵泡发育,降低了自然发情率。
封山育林和禁牧舍饲是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民应做好长期舍饲的思想准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环节,以提高母牛的繁殖发情率。
在夏秋季节,尽量多割青绿饲料喂牛,冬季可补喂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饲料。推广种草养畜技术,以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
适度补充精饲料,如玉米面和豆粕,以满足母牛的生长和繁殖需求。
在农闲时,确保母牛每天有2-3小时的运动时间,以促进健康。
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防止矿物质缺乏,并在牛舍中放置舔砖供牛自由舔食。
对长期不发情的母牛,建议送往繁育改良站检查,必要时可注射激素诱导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