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地方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包括高热、痛性短咳、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及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性胸膜炎症。2004年7月,雷山县方祥乡在实施种草养牛项目时,从山东引进264头优良鲁西黄牛,发病52头,死亡8头。经过兽医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初步诊断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经过综合防治措施,治愈42头病牛,基本控制了病情的传播。
在实施种草养牛项目的三个村中,毛坪村饲养102头,死亡2头,尚在发病的有20头;雀鸟村饲养52头,死亡3头,尚在发病的有8头;陡寨村110头,死亡3头,尚在发病的有13头。本地牛无感染情况。
病牛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重症表现为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轻症则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时好时坏。
对死亡病牛进行解剖可见肺部贫血、坏死,胸膜增厚,胸腔内积液等病理变化。
黄牛,特别是3~4月龄的牛犊,最易感染。病牛及潜伏期的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及流行特点,初步诊断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自繁自养,发现病牛立即隔离,定期消毒场地,保持圈舍通风干燥。
可使用咳必清、四环素、硫酸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注意不能静脉输液,以免加重病情。
从外地引入牛只时,需注意运输及管理,发现病牛应及时处理,防止疾病传播。定期进行预防注射,增强牛的抵抗力,合理搭配饲料,以满足牛的营养需求。
上一篇:治牛瘤胃胀气的简便方法
下一篇:新生马驹与犊牛拒绝哺乳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