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养殖信息
2025-02-12 09:35:00
0

腐蹄病概述

腐蹄病是反刍动物,特别是绵羊、山羊和牛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约为8%至20%,有时甚至高达30%至50%。

病因分析

饲养管理因素

腐蹄病的病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首先,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如草料中钙、磷不平衡,导致角质蹄疏松、蹄变形和不正。牛舍不清洁、潮湿,运动场泥泞,蹄部经常浸泡在粪尿和泥浆中,造成局部组织软化。此外,石子、铁屑、坚硬的草木和玻璃碴等物品可能刺伤软组织,引发蹄部炎症。

病原菌影响

其次,腐蹄病由病原菌——节瘤拟杆菌引起。该菌是贝弗里奇于1938年首次发现于患腐蹄病绵羊的病灶中,经过实验证实为腐蹄的原发性病原菌,至少有14个血清型。节瘤拟杆菌是绵羊、山羊和牛蹄部的严格寄生菌,离开动物组织后不能在自然界长期生存。即使在湿润的草地上,节瘤拟杆菌的毒力也只能维持数天。腐蹄病愈后的动物常遗留下极少损害,此菌可在其中保持活力数月,这也是腐蹄病难以消灭的原因之一。

症状表现

病牛通常表现为喜爬卧,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交替负重,行走时跛行。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蹄间溃烂并伴有恶臭分泌物,部分蹄间可能出现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诊时出现痛感。严重时,体温升高,食欲减少,跛行加重,甚至卧地不起,导致消瘦。

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防治措施

目前,药物对腐蹄病无临床效果,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进行疫苗免疫。国外学者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免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分离鉴定出腐蹄病病原菌株,并利用筛选出的强毒菌株研制出灭活菌苗。免疫试验表明,其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超过80%,为控制腐蹄病的流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此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腐蹄病节瘤拟杆菌A、E型纤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因其培养简便、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成为未来灭活苗的有效替代品。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母猪常用维生素及其功效解析 提升母猪健康与繁殖性能的维生素补充在母猪饲养过程中,肢蹄病、少乳症、产弱死胎、乳房炎及子宫炎等问题频...
发酵床养猪模式下的猪舍使用情况... 在现代养猪业中,发酵床养猪方式凭借其环保和经济的优点正逐渐受到养殖户的青睐。本文将详细介绍发酵床养猪...
金针菇平畦栽培 金针菇种植的前景与效益金针菇:自然食品的新选择近年来,由于蔬菜的病害严重,农药使用量上升,消费者对食...
给肉牛增加夜宵喂养的好处 科学养肉牛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大多数养牛户都采用了科学养肉牛的方法,做到了饲喂氨化麦秸...
饲养母猪的六大关键要点 空怀期管理在母猪的空怀期,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料。建议使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并将...
母猪饲养与繁殖的三种方法 选择合适的季节在养殖中,为了确保母猪顺利繁殖,建议在春秋两季温度适中的时节进行产仔。这两个季节是仔猪...
科学制定猪配合饲料的标准指南 有效喂养猪只的方法为了确保猪只营养全面,喂养饲料的多样化与合理性至关重要。在猪饲料中,青料、粗料和精...
黄瓜老叶不能一直留在植株上 黄瓜老化叶片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黄瓜种植过程中,老化叶片的处理至关重要。老化叶片如果长时间留在植株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