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近年来,该病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给人和畜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病在家畜中以牛、羊、鹿等流行最多。人类感染布病多是在牛、羊布病流行过程中被感染,尤其在产羔期最易感染。带菌患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菌通过乳汁、脓汁、流产胎儿等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周围环境,进而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染给其他畜。吸血昆虫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人被感染后,常常是缓慢发病。轻度感染者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疼、倦怠无力和轻微发烧。症状明显者则表现为长期反复发热、多汗、关节和肌肉酸痛。如果发现有类似症状的牛、羊养殖户,应尽早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查治疗。
预防布病应采取以免疫预防和扑杀病畜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具体方法包括:
布病流行地区应定期由动物防疫部门对牛羊进行检疫,净化畜群。检出的病畜应捕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牛、羊的流产物要深埋,并对污染的畜圈和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严禁买卖病畜,外引入新畜时,必须经检疫证实无病后方可合群。
健康牛羊应接种布病疫苗进行免疫。
大力搞好环境卫生,接触牛、羊后要洗手,不要在牛、羊圈舍内吃食物,不吃未熟的肉和奶。
人畜屋舍要分离,牛、羊接产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工作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等。
上一篇:别把母牛发情视为疾病治疗
下一篇:奶牛不发情的原因及治疗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