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是指3~6月龄之内以乳汁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初生小牛。由于其消化特点和成牛有显著不同,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突出"三早",把好"三关",防好"两病"。
母牛分娩后一周内所产的乳叫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养分、抗体和溶菌酶,对小牛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因此,小牛出生后,要在30分钟内让其吃到初乳,以确保小牛的健康生长。
自然哺乳一般让犊牛吃6个月的初乳,人工哺乳也要吃3个月的母乳。早期断奶一般指1~2月龄断奶。这样做可以减少犊牛的哺乳量,节约大量商品奶,降低犊牛的培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让犊牛尽量早一点吃上草料。犊牛一般在10日龄时出现反刍,15日龄就可以采食一点柔软的干草,30日龄时其胃肠机能已基本发育健全。生产中为促进犊牛的胃肠发育,通常在10日龄前开始喂给易消化的饲料。
牛犊出生后1~2小时,要使其吃到初乳,并每天保持喂奶4~6次。如果母牛无乳,可配制人工初乳喂出生牛犊。
役用和肉用牛犊大多采用自然喂奶法。奶牛犊则最好采用人工喂奶法,方法是用奶瓶套上橡皮乳头喂奶。
牛犊哺乳期一般为5~6个月,电可缩短至3个月。刚断奶的牛犊,要喂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注意不要突然更换饲料。
脐带炎是犊牛出生后,由于脐带断端遭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坏疽性炎症。做好脐带的处理和严格消毒工作,剪脐带时应在离腹部约5厘米处剪断。
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搞好预防是防治犊牛患病的有效措施,注意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健康水平,确保其健康成长。适当的饲养管理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夏季牛只的饲养与管理策略
下一篇:夏季牛只易患腹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