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逊县是一个典型的干热风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导致幼畜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造成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进而引发体内积热的问题。
幼畜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以下症状:体温升高,达到41~42℃以上,皮肤温度增高,代谢速度减缓,饮水量增加,突然停步无法起步,卧地不起,不吃奶,头颈贴地,张口伸舌,心跳加快,喘息,呼吸急促,以及机体内分泌减少等。
在炎热的夏季,幼畜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导致不进食,饥饿时间延长,加上高温、干热风和日光直射等因素,容易引发热射病。
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热射病。
确保提供充足的清凉饮水。
为了迅速散热并降低体温,可以使用柴胡注射液10毫升、80万青霉素钾5克、安乃近7毫升,溶解于5%葡萄糖和生理盐水250~50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
为增强机体抵抗力,可以用维生素C1克,溶解于5%葡萄糖25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维生素C具有防暑降温和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每日2次,连续3天。
此外,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犊牛舍通风良好,并注意防晒,以减少高温对幼畜的影响。
下一篇:牛食红苕秧中毒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