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生,尤其在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该病主要影响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征为拉稀、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腹泻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在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致命的腹泻多发生在生后2周内的犊牛,约占犊牛发病率的80%。
犊牛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免疫力极低,需要依靠初乳提供抗体。若管理失误,初乳喂养时间过晚或喂量不足,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进而引发腹泻。此外,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或感冒等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不良的环境条件会降低犊牛的体质和抗病力,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各种应激反应,如温度骤变、噪音过大等,也会引起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的预防至关重要,尤其在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中。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初乳的质量。合理供应饲料,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能有效减少犊牛腹泻的发生。
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应合理,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保持清洁的环境,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及时给犊牛喂食初乳,增强抵抗力。出生后第8天开始补喂干草,促进瘤胃发育。15天后开始训练吃精料,逐渐增加喂量。此外,补喂抗生素、铁和硒等也能有效预防腹泻。
犊牛在出生后到断奶前,消化道的生理变化显著。初生犊牛对乳糖的消化能力强,但对淀粉的消化能力较差。适量补饲精料和干草,有助于瘤胃的快速发育,促进健康成长。
上一篇:高产奶牛夏季喂养方法调整指南
下一篇:高产奶牛干奶期管理的八大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