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气温下降,常常造成奶牛体能消耗,严重影响奶牛正常的新陈代谢。因此,调节奶牛饲养各环节的温度成为奶牛饲养的重要环节。
奶牛耐寒不耐热,但寒冷有一定限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进入冬季后,要注意奶牛的防寒保暖,特别要防止贼风侵袭。冷空气入侵时,要及时堵塞牛舍后窗和通风孔,保持圈舍的保温。此外,定期清除圈舍内的粪尿,保持清洁干燥,消除低温潮湿的影响。围产期的母牛、新生犊牛和高产牛的圈舍要注意加温,犊牛最适宜的温度为35℃~38℃。
冬季给奶牛饮水时,避免直接使用自来水或井水,以免水冻结。饮用冰碴水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影响产奶量。
普通饮水温度应维持在9℃~15℃,可提高产奶率8.7%。冬季增喂38℃左右的热粥,可增强抗寒能力,提高产奶率10%。饮用温度高于体温1℃~2℃的麸皮水,有助于补充体液和温暖身体。
犊牛饮水温度应为35℃~38℃,人工哺乳时,牛乳温度应控制在40℃~41℃,舍温保持在18℃~20℃。
每次挤奶前,需将干净毛巾在45℃~50℃的温水中浸湿,全面擦洗乳房、乳头,随后按摩乳房。过冷或过热的水都不适合使用,过冷达不到预期效果,过热则可能烫伤乳头,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下一篇: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与治疗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