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的部分或全部翻转、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称为子宫脱。根据脱出程度可分为子宫套叠及完全脱出两种。通常发生在产后数小时内,多见于牛、羊。
孕畜饲养不良、运动不足、母畜瘦弱、经产老龄母畜以及胎儿过大、胎水过多等,均可导致子宫弛缓,从而发生子宫脱出。此外,产道干燥时迅速拉出胎儿,胎衣不下时在胎衣上施加重物或强拉胎衣,子宫弛缓时努责过强也易导致此症。
从外表不易发现。母畜产后表现不安、努责、举尾,并有轻度腹痛现象。检查阴道可发现子宫角套叠于子宫、子宫颈或阴道内。子宫套叠不能复原时,易发生浆膜粘连和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引起不孕。
从阴门脱出长椭圆形的袋状物,往往下垂到跗关节上方,其末端有时分两支,有大小两个陷凹,脱出的子宫表面有鲜红色乃至紫红色散在的母体胎盘。若时间较长,脱出子宫易发生瘀血和水肿,受损伤及感染时可继发大出血和败血症。
加强孕畜饲养管理,给予富含钙盐的全价饲料,适当加强运动以增强体力。分娩接产时必须缓慢拉出胎儿,剥离胎衣时不可强拉。
必须立即整复。术者手消毒涂润滑油后,伸入阴道及子宫内,轻轻向前推压套叠部分,必要时将并拢的手指伸入套叠部分的凹陷内,左右摇动向前推进,常可使其复原。有时用生理盐水灌注子宫,借水的压力,可使子宫角复原。
家畜子宫完全脱出整复时如不能站立,宜垫高后躯,用0.1%高锰酸钾液洗净脱出子宫,并用2%明矾水洗涤和浸泡,然后涂上碘甘油。如子宫粘膜有创口时,应先缝合。整复时由助手用消毒好的毛巾或塑料布将子宫兜起,与阴门同高或高于阴门。待母畜不努责时,术者从靠近阴门处着手,向盆腔内推送子宫,两手交替进行,助手用手在两侧帮助压迫,以防术者换手或患畜努责而子宫重新脱出。
子宫复位后,向子宫内灌入大量0.1%高锰酸钾液,然后牵拉母畜适当运动,利用水的重力,使子宫充分展平复位,并起到消毒作用。1~2小时后将液体导出。子宫脱出,只要整复及复位确实,除努责很强外,一般不作阴门压定或缝合,必要时进行缝合,同时肌注子宫收缩药,防止重新脱出,并向子宫内注入抗菌药以预防继发子宫炎。
如子宫脱出时间长,严重化脓、瘀血或有损伤、坏死,难以缝合,不易整复又要保证生命的情况下,可行子宫切除术。切除的方法是在子宫颈10~15cm处做双套结,扎紧扎实检查无误,查实子宫内无肠管后,于结扎部后方5~6cm切掉子宫,立即用碘酒消毒并烧烙断端止血后,还纳于阴道内,并根据病畜情况进行抗菌消炎补液。
子宫复位手术结束后,第一天给病牛灌服"生化汤"(当归60g,川芎30g,桃仁30g,炮姜20g,灸甘草20g),第二天灌服"补中益气汤"(灸黄芪6g,党参45g,白术45g,当归45g,陈皮40g,升麻30g,柴胡30g,灸甘草30g)。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治疗处理子宫脱出多例,其中配合"生化汤"和"补中益气汤"治疗的病畜体况恢复快,未配合的体况恢复较慢。
中医疗法治疗本病可降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子宫疾病的发生。"生化汤"能很快去掉产道中的瘀血及恶露,利于防止产道炎症;"补中益气汤"能很快恢复体质,建议本病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消毒,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奶牛疫病监测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下一篇: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