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症状轻微且能够自由采食的奶牛,可以考虑使用抗附红细胞体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第二代血虫杀(河北瑞高药业生产)和强力焦虫片(成都乾坤药业生产)。在奶牛产奶期或临产前,为了兼顾经济效益和安全性,通常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也可以选择肌肉注射咪唑苯脲等对奶牛影响较小的药物。
对于病情严重的奶牛,必须进行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此时,奶牛的胃肠道蠕动功能较弱,其他多个器官的功能也会减弱,因此需要采取补液、强心、消炎、健胃和增强机体抵抗力的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增加抗附红细胞体药物的使用,如链弓双克(成都坤宏药业生产)和黄色素等。
对于长时间未采食的奶牛,特别是产犊在第三胎以后的奶牛,应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以防止奶牛瘫痪。此外,奶牛在临产前240天至280天期间用药需谨慎,最好在产犊后再进行治疗,因为这一阶段容易导致犊牛的死亡。
如果奶牛在产犊后发病,在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同时,务必注意奶牛乳房及子宫是否存在炎症。在炎热的夏季,特别需要加强对此类问题的关注。
上一篇:春季养牛需防范的三种常见疾病
下一篇:农户养牛常见误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