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管理中,首先要进行梳刮,每天至少一次,方法是由前至后、由上到下。其次,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每天进行两次,每次持续半小时到一小时,可以在舍外或舍内的运动场进行。此外,运动场地应保持平整,定期修护牛蹄,确保清洁。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适宜的温度在25-35℃之间。饲喂方面,建议每日定时定量,最好是三次。牛舍也需定期消毒,可以使用10%浓度的新鲜石灰水或3%浓度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同时,要及时预防传染性疾病。
在围产期,需限量补钙,特别是对分娩前15天的奶牛,日粮中的钙质含量应降至平时的1/3到1/2。避免奶牛过饱,以防分娩后几天内患上酮尿病。精饲料的最大日饲喂量不应超过奶牛体重的1%。在产前15天,减少食盐的饲喂量,并适当增加运动量。产后第一天的挤奶量应为日产奶量的1/3,第二天起逐步增加,至第四到第五天恢复正常挤奶,以有效防止乳热症的发生。
在干奶期,需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干奶后的第15天,乳腺组织尚未停止活动,易发生乳房炎,因此每天要检查乳房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干奶后7天内不应喂高蛋白、高脂肪的精料,以粗料为主,注意膘情,营养不良的奶牛需搭配优质粗料和精料。适当增加运动,以防难产。
在泌乳期,确保足量的科学供水,每天3-4次,夏季可增加到5-6次,冬季水温不低于10℃。产后应立即喂饮红糖麸皮水,并适量喂饮羊水,以利于胎衣排出。饮水卫生非常重要,最好使用自来水,河水需沉淀和消毒后方可饮用。
在精料中抽出1/3到1/2的玉米、麸皮、豆渣、胡萝卜等,混合加热成粥状,增强食欲,促进产乳效果良好。
补加碳酸氢钠可延长泌乳期,增加产乳量10-15%。在分娩后或产犊前10天开始,每头每天补充碳酸氢钠为精料的1.5%。
对于不孕牛,可以使用诱导法促使泌乳,成功率高达90-100%。方法是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毫克,每日一次,连续7天,停药5天后,每头每天再注射利血平5毫克,连续4-5天后即可泌乳。
上一篇:牛炭疽病的诊断方法与研究
下一篇:奶牛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