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但也可以通过皮肤或呼吸道感染。这种细菌的传播方式多样,给防控带来了挑战。
炭疽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由荚膜物质和菌体毒素复合物引起。荚膜物质(D-谷氨酸多肽)能够中和体内的杀菌物质,并抵御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菌体毒素包括水肿因子、保护性抗原与致死因子等,除了中和杀菌物质外,还会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变性和坏死。
这些毒素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增加管壁的通透性,抑制补体活性,并激活凝血活酶,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水肿、休克等症状,并伴随一系列退行性病变。当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制,进入血流并大量繁殖时,可能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上一篇:孕牛安全过冬的四大注意事项
下一篇: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