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鲁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养殖信息
2025-02-10 14:06:30
0

布鲁菌病概述

布鲁菌病(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鲁菌(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牛布鲁菌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布鲁菌。这是一种微小、近似球状的杆菌,大小为1.5微米×0.5微米,形态不规则,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兼性厌氧菌。该菌对热抵抗力不强,60℃时30分钟即可杀死,但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中可生存2个月以上。在毛、皮中可生存3~4个月。对日光照射以及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该病菌有很强的侵袭力,能够通过操作的粘膜、皮肤侵入机体,也可从正常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流行特点

牛对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性器官的成熟而增加。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随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出,特别是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含有大量的病菌。通过消化道传染主要是易感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所致。另外,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了污染的用具,或者与病牛交配、皮肤或粘膜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新发病牛群流产可发生于不同的胎次;在常发牛群,流产多发生于初次妊娠牛。

临床症状

母牛除流产外,其他症状常不明显。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5~8个月,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可能出现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阴道内继续排褐色恶臭液体。公牛发生睾丸炎,并失去配种能力。有的病牛发生关节炎、滑液囊炎、淋巴结炎或脓肿。

剖检病变

剖检可见胎盘呈淡黄色胶样浸润,表面附有糠麸样絮状物和浓汁。胎儿胃内有粘液性絮状物,胸腔积液,淋巴结和脾脏肿大,有坏死灶。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不易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预防

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搞好杀虫、杀鼠,定期检疫(每年至少1~2次);严禁到疫区买牛。必须买牛时,一定要隔离观察30日以上,并用凝集反应等方法做2次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免疫预防方面,布鲁菌病疫苗有布鲁菌羊5号病菌苗、布鲁菌猪2号病菌苗和布鲁19号菌苗,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规定。接种过菌苗的牛,不再进行检疫。发生布鲁菌病后,如牛群头数不多,以全群淘汰为好;如牛群很大,可通过检疫淘汰牛,或者将病母牛严格隔离饲养,暂时利用它们培育健康犊牛,其余牛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牛舍、用具等3%~5%来苏儿消毒。同时,要确实做好个人的防护,如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经常消毒等。

治疗

对一般病牛应淘汰,无治疗价值。对价值较昂贵的种牛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每日早、晚各一次。另外,应用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等)治疗。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母猪常用维生素及其功效解析 提升母猪健康与繁殖性能的维生素补充在母猪饲养过程中,肢蹄病、少乳症、产弱死胎、乳房炎及子宫炎等问题频...
发酵床养猪模式下的猪舍使用情况... 在现代养猪业中,发酵床养猪方式凭借其环保和经济的优点正逐渐受到养殖户的青睐。本文将详细介绍发酵床养猪...
金针菇平畦栽培 金针菇种植的前景与效益金针菇:自然食品的新选择近年来,由于蔬菜的病害严重,农药使用量上升,消费者对食...
给肉牛增加夜宵喂养的好处 科学养肉牛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大多数养牛户都采用了科学养肉牛的方法,做到了饲喂氨化麦秸...
饲养母猪的六大关键要点 空怀期管理在母猪的空怀期,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料。建议使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并将...
母猪饲养与繁殖的三种方法 选择合适的季节在养殖中,为了确保母猪顺利繁殖,建议在春秋两季温度适中的时节进行产仔。这两个季节是仔猪...
科学制定猪配合饲料的标准指南 有效喂养猪只的方法为了确保猪只营养全面,喂养饲料的多样化与合理性至关重要。在猪饲料中,青料、粗料和精...
黄瓜老叶不能一直留在植株上 黄瓜老化叶片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黄瓜种植过程中,老化叶片的处理至关重要。老化叶片如果长时间留在植株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