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特别差。它们只有极少的汗腺可以在热天进行调节,也只有极少的毛发抵御冬季的寒冷。因此,猪舍必须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并且得用通风系统进行调控。温度要保持在适中的范围,以使猪感到舒适,生产性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在此温度之上或之下,猪将产生应激反应,饲料效率下降。
当温度在20-28℃之间,猪舍内的温度每下降1度,生长育肥猪每天需要增加能量209.2千焦。在12-20℃时,每降低1度,每天需要增加能量418.4千焦以上。这意味着每降低1度,每头猪每天将要多消耗15-33克的饲料。如果一个猪舍内装满了猪,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耗的饲料将是相当可观的。
气温是热损失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环境因素和猪自身的特性对猪的热舒适感觉也起着明显作用。以下因素可以增加热的损失:1.空气移动;2.潮湿和脏的地面;3.隔热保温性能不好;4.采食了大量的凉的液体。以下因素可以减少热损失:1.提供垫草;2.增加猪的密度;3.皮下脂肪;4.辐射热;5.可以调节或阻止空气流动的固定分区。监测猪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反应,以确定它们是否感到舒适。
生长猪的过度拥挤会明显地损害猪的生产性能,包括采食量、增重率和饲料效率。降低的程度将依据拥挤的严重程度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实验证明,在舍饲的条件下,猪群密度较小的猪舍中,猪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且咬尾和争斗的现象也大大减少。
在现代高密度生产中,人和猪之间有了相当多的机会相互接近。这些接近导致了人和猪之间正在建立的复杂社会关系,需要关心和处理。在商品猪场的观察显示,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程度影响着猪的行为。当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它们不愿意接近人。善待猪有所回报。研究发现,畜牧工作人员处理猪的方式对猪表现出的恐惧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厌恶或粗暴的对待(如拍击、脚踢或冲击)会影响猪的行为和生产力。当猪遭遇粗暴对待时,它们对人类的恐惧增加,结果是仔猪的生长率下降。
上一篇:猪圆环病毒病防控综合模式研究
下一篇:母猪产后子宫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