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业中,猪群健康管理至关重要,而猪气喘病的防治尤为关键。本文将从临床症状、解剖症状、预防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该疾病。
猪气喘病通常以急性发病的形式出现,且可以迅速在猪群中传播。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病程良好。然而,当气温急剧变化时,猪气喘病的病例频繁出现,特别是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时,咳嗽和气喘的症状将更加明显。
病猪在初期体温可升高至40至41.5℃,并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完全不食。肌肉疼痛使其不愿站立,眼部和鼻子会流出黏性液体,部分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喘气现象。晚上,养殖户可以听到病猪的哮喘声,甚至呈现出犬坐的姿势。此病猪群多因窒息而导致死亡。
解剖时观察到,病猪的鼻腔、喉部、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充血,表面粘附着大量黏液。肺部显示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其中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的前缘可能出现肉样或虾肉样的实变,伴随明显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质地硬且呈灰白色。此外,切面多汁,脾脏轻微肿大,而胃肠部分则表现为卡他性炎症,其它内脏无明显变化。
为了提升猪只的抗病能力,养殖户应选择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确保饲养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对已患病的猪只务必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建议每日使用百毒杀消毒一次,以减少病原传播的风险。
在大群中,建议使用“聚击胞/黄金组合”与“氟必康”拌料,对于个别严重病例可进行针剂注射,以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猪气喘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和饲养管理的水平密切相关。感冒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管理亦未跟上,极易诱发气喘病。因此,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养殖户需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控制温湿度、保持良好通风,并定期消毒。对患病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必须遵循疗程用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使猪群保持健康。
下一篇:母猪无乳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