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异嗜癖的治疗方法探讨

养殖信息
2025-02-09 13:26:13
0

猪咬尾和咬耳现象的调查与治疗

在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我县共记录了89例个体养猪户发生的猪咬尾和咬耳现象。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其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经验总结。

猪异嗜癖的治疗方法探讨

发生情况

品种及转群情况

发生咬尾或咬耳症状的猪群主要为长约和约长杂交后代猪。仔猪在转群后,每栏的数量在10到14头之间,具体情况为70至80日龄、体重在18至25公斤的仔猪35头,以及90日龄、体重超过30公斤的仔猪54头。

咬尾与咬耳的传播状况

一旦同群的猪只出现咬尾或咬耳现象并且见血,其他猪只很快会跟随参与互咬,这使得整个猪群都受到影响。

治疗方案

在应对咬尾、咬耳现象时,除了关注杂交后代的特点外,营养缺乏也需要重视。治疗以添加微量元素和健胃消食药物为主,具体方法如下:

微量元素的使用

采用含硒微量元素500克和Na2SO4(芒硝)1份混合均匀后,按1%比例加入饲料中喂饲。治疗效果显示:月龄较短、体重偏小的猪群在饲喂后3到4天内症状停止,而月龄长、体重较大的猪群则在第5至6天后停止互咬。

主要体会与建议

饲养管理

根据观察,洋种猪杂交后代相对好斗,其活动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咬斗,饲养管理应加强,每头猪占地面积建议为1平方米。

环境条件的重要性

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促进猪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冬春季节,猪舍应保持温暖、干燥和洁净。低温和高湿度的环境易引起咬尾、咬耳现象的发生。

抗应激能力与营养改善

月龄较短且体重偏小的猪群对缺乏某些营养元素的反应较为敏感,改善营养后,症状会迅速消失。相对而言,月龄长、体重大的猪群的抗应激能力较强,互咬现象严重,营养改善后症状消失较慢。

营养元素的缺乏影响

根据研究显示,微量元素不足是引起咬尾、咬耳的重要原因。添加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在5到6天内显著改善其症状,主要成分包括Fe、Zn、Cu、Mn、I、Co、Se等。

饲料成分的调整

发现部分农村养猪户在饲料中增加玉米面和糠麸的比例,导致了日粮的营养失衡。特别是将肉仔鸡料用于猪的饲喂,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调,这种问题应尽快纠正。

科学饲养管理的必要性

虽然猪咬尾、咬耳现象的成因复杂,但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及全面、合理的日粮营养,可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母猪常用维生素及其功效解析 提升母猪健康与繁殖性能的维生素补充在母猪饲养过程中,肢蹄病、少乳症、产弱死胎、乳房炎及子宫炎等问题频...
金针菇平畦栽培 金针菇种植的前景与效益金针菇:自然食品的新选择近年来,由于蔬菜的病害严重,农药使用量上升,消费者对食...
科学制定猪配合饲料的标准指南 有效喂养猪只的方法为了确保猪只营养全面,喂养饲料的多样化与合理性至关重要。在猪饲料中,青料、粗料和精...
黄瓜老叶不能一直留在植株上 黄瓜老化叶片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黄瓜种植过程中,老化叶片的处理至关重要。老化叶片如果长时间留在植株上,会...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饲养母猪的六大关键要点 空怀期管理在母猪的空怀期,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料。建议使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并将...
母猪产后食欲不振的原因与应对措... 母猪产后不食的现象母猪在产仔后一周内,可能会出现不食或少食、贪睡、饮水少等症状。尽管外观精神状态良好...
有效利用生殖激素提升母猪繁殖效... 猪的繁殖率概述猪的繁殖率是指本年度内出生的仔猪数占上年度终繁殖母猪数的百分比,可以反映出猪群的增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