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济宁某猪场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母猪的生产性能因年龄(胎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约克夏母猪是一个表现优良的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调查发现,成年母猪(4~7胎)每窝平均产活仔达到12.4头,明显高于青年母猪(1~3胎)和老年母猪(8~10胎),分别多出1.6头和1.09头。因此,维护合理的母猪年龄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理想的比例为“三.三制”,即每年补充1/3的青年母猪,并淘汰1/3的老年母猪。
通过实施严格的配种计划,可以提高种猪的选择强度,进而提升猪群的整体素质。调查显示,早期给母猪“晚婚”能够显著提高其生产性能。通常情况下,初产母猪在8~11月龄、体重达到90~100公斤时进行首次配种,经过3次重复配种的方式,可以使仔猪的体重差异减小,生长发育更加一致。同时,应注意避免“见母皆留”和早配等不当操作,以减少产仔数量和仔猪质量的下降。
研究表明,将体重150公斤的哺乳母猪的断奶时间提前至21日龄,可以有效节省饲料,并增加产仔数量。实施早期断奶后,母猪的瘦身显著减少,有助于提高其繁殖能力。此外,提早断奶的仔猪在生长过程中表现良好,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此方法不仅能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还能保证其在高产期的产仔能力。
孕猪的流产通常与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加强疫苗接种和妊娠母猪管理至关重要。应禁用霉变饲料,控制母猪在妊娠期的活动,避免突然的惊吓与冲撞,同时可以在出现流产征兆时迅速采取保胎措施。
在母猪的高产期,应保持全价饲料的均衡供应,确保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饲料的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和母猪的生产性能,因此应适时调整饲料配方,确保母猪的每日采食量符合其生产需求。研究数据显示,较高的采食量能显著提高仔猪的增重和母猪的繁殖效率。
总的来说,通过合理管理母猪的生产周期和科学饲养,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产仔率,从而显著提升养猪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猪肝肠的制作工艺解析
下一篇:猪喘气病的感染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