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气温变化无常,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此时,畜禽的体质往往较弱,抗病能力下降,生猪容易感染多种疫病,如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等。
在常发或受威胁地区,种母猪在配种前或配种后需进行一次免疫。子猪在20日龄至25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50日龄至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在控制区,种母猪同样在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种公猪在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子猪在断奶后也需免疫一次。
对怀孕母猪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可以使子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
子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2月龄至4月龄的猪只。流行区的子猪在20日龄至30日龄时需用副伤寒甲醛苗进行首次免疫,间隔5天至8天后再进行一次免疫。
子猪大肠杆菌病包括黄痢、白痢及水肿病。对怀孕母猪进行子猪黄痢疫苗的肌肉注射,时间为产前40天;而白痢的免疫则需在产前40天口服遗传工程活菌苗,并在产前15天进行加强免疫。
对15日龄以上的子猪进行胸腔或肺内接种猪气喘病弱毒苗,留作种用的猪可在3月龄至4月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用于预防猪流行性感冒,因此应加强猪舍的消毒,改善卫生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和保暖。
上一篇:冬季塑料温室养猪技术
下一篇:五种“种植与小规模养猪”结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