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诊断慢性猪瘟的主要依据包括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高热稽留等急性猪瘟病史。随后,猪只体温恢复正常,但可能出现消瘦、皮肤出血点、末稍部位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见的消化问题包括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剖检时可见脾梗死、回肠和结肠溃疡、肾出血压点等病变,且死亡率较低。
慢性猪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妊娠母猪可能不表现任何症状,但持续排毒。通过SPA-ELISA检测,抗体水平通常很低,免疫应答能力差。有些猪只不发情,早产或流产,分娩时可能出现死胎、木乃伊或弱仔,且正常外观的仔猪用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可高达90%。因此,当一个养殖场同时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猪瘟的可能性。
对于慢性猪瘟,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一般不进行治疗。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扑杀受感染的猪只,并对养殖场的母猪进行全面检查。可采用中国兽药监察所的猪瘟单克隆抗体纯化酶链免疫吸附试验,以查出野地毒猪并及时淘汰。同时,需对猪只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配种前应进行免疫,每年两次;公猪每年接种两次;仔猪则在25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
下一篇:如何有效治疗吃奶仔猪的黄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