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养猪效益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养猪生产中。然而,由于技术的匮乏以及猪病的复杂多样,很多养殖户在面对猪只出现问题时,往往迷信打针,结果导致猪只的身体素质受到损害,甚至出现毒素堆积和死亡的情况。
一旦猪只出现自体中毒,其病程通常较长,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在注射针剂后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一旦停针,猪只往往会不再进食或食量减少。其余症状包括呼吸加快、体温异常(不高或低烧不退),部分猪只甚至可能出现运动失调或昏迷,严重的可能导致瘫痪及死亡。
病变主要集中在注射部位,通常表现为颈部肌肉红肿,并伴有疼痛感。如果感染了厌氧菌,在按压时会发出捻发音,这也为疾病的进一步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
在猪的饲养管理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改善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此外,要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
养殖户应当遵循猪病五不治的原则:即对于无法治愈的病、不值得投入高治疗费的病、不划算的病、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以及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均应拒绝治疗。
在药物使用上,应避免随意采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特别对于猪只的治疗,一定要询问专业兽医,确保药物的配伍安全。此外,不能随意乱打针或使用药物,防止对猪只造成进一步伤害。
治疗猪病时,必须遵循药物的疗程,切勿心急。特别是一些长效药物,由于药物在体内的缓慢吸收,频繁更换药物会导致药物中毒或相互作用。
对于已经发病的猪只,可以在饲料中添加1-2%的葡萄糖、50ppm的维生素C和0.2%的小苏打,现配现用,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中毒症状。对于不进食的猪只,可以静脉注射5克至15克的葡萄糖和0.2克至0.5克的维生素C,连续使用3至5天。如有继发病,可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通过上述措施,养殖户可以有效降低养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养殖效益,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猪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预防措施建议
下一篇:母猪产仔后拒绝进食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