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养猪业面临着多种挑战。为了减少损失,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对疾病的预防和猪只生长环境的管理。
秋季是猪只容易患病的季节,特别是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以下是关于这两种疾病的相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虚弱,易发生贫血和感染。育肥猪在感染后常表现为精神萎缩、体温升高(39.5~42℃)、颤抖或不愿站立,甚至出现便秘或拉稀等症状。受感染的猪只皮肤会呈红紫色,并且按压后不会褪色。治疗方面,可以使用血虫净与阿散酸联合长效土霉素,并补充生血药物或饲料添加剂。
该病常伴随其他感染,特别是在猪只感冒后更易发生。猪链球菌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体温超过41℃、食欲减退或者完全停止进食,部分猪只可能出现结膜潮红、流鼻涕、关节炎等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死亡。预防中应注重早期接种疫苗,而在治疗中,可使用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等有效药物控制病情。
秋季气温骤降,对猪只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做好防寒措施以保持猪只的正常生长:
首先,检查猪舍,把有漏洞的地方堵严,避免冷风侵入。使用草苫或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隔绝寒冷。此外,应定期更换干草,保持垫草的干燥。适当增加饲养密度,让猪只相互取暖,并增加热能高的饲料供给,以提升体内热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猪舍中设置温室,创造一个避寒的空间。
猪舍的通风不仅能降低湿度,还能改善空气质量。理想的做法是在天棚开设通风孔,适时更换新鲜空气,但需注意通风的节制。在晴天和暖天可多开窗通风,而阴冷天气则应减少通风频率,以保证通风和保温兼顾。
在秋季,除了加强日常饲料管理,还需做好饲料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这一季节气温适宜,饲料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猪只生长。使用红薯、花生秧等发酵和粉碎后的饲料,能够有效促进猪只的生长发育。
总结来说,秋季的养猪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预防疾病、保暖、通风及饲料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措施,保障猪只健康成长,减少养殖风险。
上一篇:中药喂养助力猪只防病增重
下一篇:治愈后备母猪不发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