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选择及配种技术探讨

养殖信息
2025-02-07 13:30:36
0

工厂化养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工厂化养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本文重点讲述种猪的选择及选配技术。种猪包括种公猪和种母猪。猪的繁殖力高,公猪射精量大,总精子数目多,配种能力强;母猪常年多次发情,任何季节均可配种产仔,且是多胎高产。工厂化养猪把种猪视为生产和哺育仔猪的机器,饲料是原料,产品就是活猪。因此,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

种猪的淘汰原则

公猪的淘汰原则

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控制在2年左右,年淘汰率在50%左右。以下情况的种公猪应被淘汰:性欲低下、睾丸器质性病变、精液品质差、患过疾病、肢蹄疾病严重、长期不能配种的公猪,以及3周岁以上的老年公猪。

种猪选择及配种技术探讨

种母猪的淘汰原则

对年龄较大、生产性能下降的种母猪予以淘汰。传统栏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7-8胎,年更新比例为25%;工厂化限位饲养,母猪一般利用6-7胎,年更新比例为30%-35%。

如何选购种猪

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引种计划,包括品种、级别、数量、体重。建议选择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的种猪公司。

选购种猪前的准备

引种场应设有隔离舍,种猪到场前应对隔离舍彻底清洗消毒,并检测消毒效果。

挑选种公猪的要点

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雄性特征,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四肢强健,乳头有效,三代系谱清楚,性能指标优良。

种猪运输时应注意的事项

种猪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避免使用运输商品猪的外来车辆。运输前应进行严格消毒,减少应激和损伤。

种猪到场后注意事项

新引进的种猪应在隔离舍饲养,进行消毒,分群饲养,确保密度不高于1头/1.5m²。种猪到场后的前两周,添加适量抗生素和多种维生素,帮助其恢复正常状态。

制定合理的选配计划

在严格选种的基础上,认真制定选配计划。固定某个优异性状通常采用同质选配方式,改良某个性状或集合不同优异性状则采用杂交或异质选配方式。

选择种猪的几个误区

选择种猪时存在一些误区,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引进疾病。常见误区包括:忽视所选种猪的健康状况、过分强调体型、要求体重过大或过小、从多家种猪场引种。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黄瓜老叶不能一直留在植株上 黄瓜老化叶片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黄瓜种植过程中,老化叶片的处理至关重要。老化叶片如果长时间留在植株上,会...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对猪场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尤其是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猪脑膜炎...
高山无公害茄子的栽培技术 高山茄子的种植技巧与管理茄子是一种喜温的蔬菜,耐寒能力较弱。高山地区的无公害茄子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 呼吸道病变的特征猪的呼吸系统在病变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侧性肺炎。这种肺炎常发生在肺的...
生态养猪法的注意事项 养猪管理的基础知识在养猪过程中,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养猪的基本方法,以帮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