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仔猪而言,断乳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此过程不仅导致仔猪的饮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还使它们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温暖环境。为了有效降低仔猪的应激水平,选择合适的断乳时间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仔猪的断乳时间应根据母猪和仔猪的生理特点,以及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进行调整。一般而言,仔猪断乳越晚,能更好抵抗应激。我国传统养猪生产一般在仔猪生后50至60日龄进行断乳。虽然早期断乳可以提高母猪的利用效率,但也需考虑母猪的生理复原时间,通常在产后约需20天。若此时进行配种,可能降低受胎率并影响胚胎的发展。考虑到仔猪的特性,能在体重达到5千克以上或28至35日龄时,仔猪可以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因此,从饲养管理的角度来看,28至35日龄的早期断乳,如管理得当,能有效减少应激,最迟不应超过42日龄。
早期断乳带来了多种优势,具体如下:
一次断乳法,又称果断断乳法,是一种简便的断乳方式。当仔猪达到预定断乳年龄时,瞬间将母猪与仔猪分开。这种突然的变化会导致仔猪因环境和饮食的急剧变化出现不适,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体重。此外,母猪也可能因泌乳过多而感到不适,甚至引发乳房炎。因此,在使用此方法时,建议在断乳前三天逐渐减少母猪的饲料和水供给,以降低泌乳量。
逐渐断乳法,又称安全断乳法,是一种更为温和的断乳方法。此法在仔猪预定断乳日期前4至6天,将母猪隔离,每天定时将母猪放回原圈,逐渐减少哺乳次数。该方法虽然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但对母猪和仔猪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因而受到许多养殖场的青睐。
分批断乳法是一种根据仔猪生长状况进行选择性断乳的方法。通常将发育较好的仔猪先进行断乳,而对于体型较小或预留作种用的仔猪则进行适当延迟。虽然这种方法可能导致断乳时间延长,但能兼顾弱小仔猪的生长需求。
仔猪的断乳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养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断乳方式。合理的断乳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还能促进仔猪健康成长,是现代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