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由猪圆环病毒Ⅱ型引起的新型传染病,主要特征包括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及呼吸困难。这种病毒在各个年龄段的猪中分布广泛,可以通过口腔或呼吸道传播。育肥猪通常是阴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而部分怀孕母猪感染后,能够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仔猪,导致仔猪出现先天性震颤或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该病主要影响5至12周龄的仔猪,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断奶前,健康的仔猪通常发育良好,但一旦感染后,便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腹泻、发育迟缓及体重减轻。有时,感染的仔猪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或黄疸,且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
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12至14周龄的猪只。患病的猪在后躯、后肢和腹部的皮肤上会显现出圆形或不规则隆起,周边呈红色或紫色,中心则变黑,严重时会扩展到胸肋或耳部。轻度病例的体温可能正常,并能自行康复,而重症患者则表现出跛行、发热、厌食和体重减轻。
在仔猪出生后的第一周,严重的震颤可能导致其无法吃奶而死亡。这种双侧震颤会影响骨骼肌肉,卧下时震颤会有所减轻,而外界刺激如声音和温度变化可能会引发或加重震颤,部分仔猪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会持续出现震颤。
感染猪只通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消耗,皮肤呈中度苍白,约20%的病例会出现黄疸。剖检所见,全身淋巴结肿大且切面硬度增加,肺脏萎缩,严重病例的肺泡可能出现出血斑,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明显增大。脾脏通常会增大但不充血,而肾脏则可能在被膜下出现白色病灶,并且病变肾脏通常肿大并呈白色。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以预防其他传染病的并发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猪圆环病毒病,应该完善饲养方式,减少猪群之间的接触感染机会,提升猪的营养水平。同时,要做好消毒和卫生工作,清除带毒猪并净化猪场,防止鼠、飞鸟及其他动物接近猪场。此外,应当采取已知共同感染源的免疫措施,以增强猪群的抵抗力。
上一篇:野猪多种饲料喂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