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是一种在生姜种植中普遍发生的病害。它是一种由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疾病,防治难度较大。此病菌能够感染多达44科、近300种植物,并且具备极强的传播性。一旦感染,通常在24小时内便会显现出明显症状。
姜瘟病主要危害生姜的根部、地下茎以及部分地上茎部位。特别是肉质的地下茎,初期会表现为水渍状,颜色呈黄褐色,且其内部组织可能出现软腐和异味。最终病变组织会崩解,残留下表皮部分,并且能够挤出白色的粘稠液体。地上茎受到感染后则呈现暗紫色,内部组织将变褐腐烂,最后只剩下纤维。此外,受影响的叶片在早期则会变黄并卷曲,随着病情加重,叶片逐渐萎蔫,最终可能导致整株死亡。
带菌的种姜和重茬的姜田是姜瘟病发生的主因。水分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选用健康的种姜,实行单收单贮至关重要。此外,必须严格剔除带病的种姜,特别是在新开发的种植区域。建议严格执行轮作制度,理想情况下间隔3年,期间种植葱蒜、韭菜、甘薯、水稻、玉米等作物,而避免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花生及芝麻的种植。同时,注意排涝和控制灌水次数,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特别是对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姜瘟病的重要手段。在种植前,可以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灭菌成)水溶性粉剂、硫酸链霉素或者新植霉素以500ppm浸种。在发病初期,可以通过以下药剂进行灌根或喷淋以控制病情: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灭菌成)水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琥珀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及30%王铜悬浮剂800~1000倍液。同时,有报道指出加瑞农、敌磺钠(敌克松)、叶枯宁等药物对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上一篇:提高母猪泌乳的几种有效技巧
下一篇:仔猪断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