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首要环节,是饲养人员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精心护理仔猪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为了进一步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并与广大饲养人员一起,总结如下。
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要求在母猪的产仔期应有计划地按批相对集中地进行分娩产仔。这种做法有利于仔猪相互寄养,避免因母猪产仔数量不均而导致的护理难度加大。集中分娩不仅便于仔猪寄养和母猪并胎,还能提高仔猪成活率,确保仔猪全壮全活。
接产仔后的断脐工作不能进行得过早,以免出血过多。一般建议在仔猪出生10分钟后进行断脐。
寄养仔猪时,一定要注意让寄出的仔猪吸足初乳,这是确保仔猪成活的关键措施。
母猪压死仔猪的地方通常在墙角。为了防止仔猪被压死,可以在墙角放置较大的砖块,或者用砖砌成长、宽、高均为20cm左右的方块,以保护仔猪的安全。
生后一周龄内的仔猪,每天滴服一次土霉素溶液,对预防下痢很有好处。处方为1g土霉素粉溶于100ml冷开水,每头每天滴服3ml。发现仔猪下痢应做到早治疗,投药途径以口服为好,选用能在肠道中保持较高浓度而很少被吸收的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等。仔猪白痢病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母猪产后一周内宜少喂料,产后15天起加大料量。仔猪5~7日龄时应开始引食,以减少白痢病的发病率。
仔猪在断奶前一周应逐渐降低母猪的投料标准,减少母猪的投料量,以使奶水降至最少量,从而适应仔猪逐渐断奶。断奶后,仔猪的饲料中宜添加一定量的粗料(如青干草粉或稻草粉),并控制投料量,10天后逐渐增加投料量,降低粗料量。这些措施有利于减少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的发生。
上一篇:如何防治芸豆细菌性疫病?
下一篇:如何栽培黑色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