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春泻病是一种在春季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拉稀。该病由多种病因引起,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以便对症施治,提高治疗效果。
仔猪黄痢是一种由特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腹泻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感染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发生在7日龄以上仔猪的情况较少。主要症状包括突然腹泻、少量呕吐,以及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稀便,伴有腥臭味。病程可以是急性或慢性,最后因脱水和消瘦导致死亡。剖检时可观察到肠道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尤其是十二指肠表现明显,肠膜肿胀,充血,肠壁变薄,肠管则显得松弛。
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通常在10到30日龄的仔猪中发病,发病率中等,死亡率较低,表现为地方性流行。主要症状为突然腹泻、无呕吐,粪便呈乳白、灰白或黄白色浆状,并伴有腥臭。体温往往不高,毛发粗乱,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严重。病程可能为急性或亚急性,长时间症状者会导致消瘦、脱水和生长发育受阻。剖检可见卡他性肠炎,肠道内容物呈灰白色糊状,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红痢,亦称为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对3日龄内的仔猪尤为危险。该病在产仔季节常常爆发,并且死亡率非常高。7日龄以上仔猪极少发病。主要症状包括偶尔呕吐,排出红色粘液稀便为明显特征,病程极为急性,短促内死亡。剖检时通常发现腹腔积液为红色,空肠出血及坏死,肠道内容物混有大量小气泡,并且淋巴结肿大、出血。在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消除诱发因素。建议母猪产前用20%石灰水或2%氢氧化钠彻底消毒。仔猪出生后应尽快喂食初乳以增强免疫力,同时可在喂食前口服庆大霉素,以提高预防效果。发现病猪后应立即隔离并治疗。
这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猪通常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及脱水,猪群中一旦出现病例会迅速传播。治疗原则以补充体液、预防脱水及继发感染为主,常用葡萄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可使用磺胺脒等抗菌素进行对症治疗。
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轮状病毒病在冬春季节频繁发生,主要影响2月龄以下的仔猪。症状表现为厌食、呕吐和腹泻,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并内服葡萄糖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疗效明显。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影响架子猪,而仔猪和成年猪发病较少。该病传播缓慢,流行期较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病猪的大便常呈混有粘液和血液的胶冻状。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因此较难治愈。推荐使用痢菌净、杆菌肽、喹乙醇和四环素等药物,若疗效不理想时应尽快更换药物。
上一篇:蔬菜施菌肥为什么能增产
下一篇:根用芥菜施肥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