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种猪是指70日龄至初次配种前的猪。这一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生产中要求后备猪在8~10月龄时达到配种体重,通常为100~120千克。后备小母猪的粗蛋白质、赖氨酸及钙、磷的含量相比商品猪均高70%~10%,而小公猪则高17%~20%。在生长后期需要适当限食,避免过肥。瘦肉型猪饲粮中应提高粗蛋白质、赖氨酸及钙、磷的浓度,并实施自由采食。针对母猪,在体重达到80千克时开始限食,公猪在90~100千克时才进行限食。
在后备猪的管理中,做好卫生消毒、定期驱虫和预防接种尤为重要。同时,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代谢和增强体质,以保持良好的性欲。夏秋季节可采取放牧饲养,冬春季节则通过驱赶运动或户外活动促进健康。
在配种前1到2周内,青年母猪可以进行催情补饲,通常提高喂量20%~25%最为适宜。这一措施能有效增加排卵数量,提高受孕率。对于经过产仔和哺乳的经产母猪,饲养的目标是恢复体力,达到合适的体况。合理的饲粮搭配和足够的矿物质与维生素是关键。
确保断奶后母猪正常发情,关键在于哺乳期提供足够的营养。一般通过喂给16%粗蛋白质的全价饲料,持续敞开饲喂来满足需求。
妊娠母猪在114天的怀孕期中,前84天需采用低水平饲养,后30天逐渐提高。相对小母猪,成年母猪的饲料需求相对较低。注意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品质,避免使用变质或有毒的饲料以防止死胎或流产。
妊娠期的饲料更换应当渐进,避免突然更换导致便秘或腹泻。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母猪的体质,防止产后便秘。而在夏季,适当的降温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产仔前几天可适当减少喂量,增加粗饲料以利于通便。产仔当日应确保母猪水分的供给并避免饲喂。产后逐渐增加饲喂量,但需注意不可过多以免引发乳热或仔猪腹泻。
泌乳期母猪应实现自由采食,并根据仔猪的数量调整喂量。对泌乳不足的初产母猪,可采用人工催乳的方法,以确保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确保公猪日粮中含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并关注钙、磷、锌和维生素的摄入。合理的能量供给和良好的体况对于维持繁殖性能至关重要。
公猪需进行适当的运动,并且在安静的环境中饲养,以避免精神不安影响食欲和繁殖能力。合理控制公猪的配种强度,以确保精液质量和射精量,同时合理安排其配种频率,以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
下一篇:仔猪断奶成功的营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