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是一种由猪丹毒杆菌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疾病的病程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慢性病例则多表现为关节炎型和心内膜炎型。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类感染后可出现手部皮肤出疹,称为类丹毒。猪丹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
猪丹毒杆菌,即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纤细的小杆菌。该菌不运动、不产生芽孢,并且没有荚膜,属于革兰氏染色阳性。其特性为微嗜氧,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菌落可分为光滑型、粗糙型和中间型,三者间可互变。光滑型的毒力较强,粗糙型则毒力较低,中间型的毒力介于两者之间。该菌能产生内毒素,导致动物出现发热和休克等症状,对自然因素如盐腌、烟熏、干燥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猪丹毒主要发生在猪身上,但其他家畜如牛、羊、狗、马及禽类也可能感染。病猪以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猪的淋巴组织中也可能存在该菌。通过食物污染、损伤皮肤或吸血昆虫的叮咬,病菌可迅速传播。屠宰场和加工厂产生的废料、废水以及动物性蛋白饲料常会引发疾病。猪丹毒全年均可发病,通常以散发性或地方流行为主,偶尔会出现暴发性流行。
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定期接种疫苗。目前国内常用的疫苗包括GT(10)和GC42弱毒疫苗,以及以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为基础的灭活苗,免疫期通常为6个月。仔猪在断奶后及时接种,其后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补强免疫。对已发病的猪群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要进行环境消毒,妥善处理病猪尸体及粪便。猪丹毒杆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对于病例可遵循常规抗生素疗法,直至病猪恢复正常体温和食欲。
上一篇:肉猪的肥育方法(二) 一贯肥育法
下一篇:露地茼蒿如何管理,茼蒿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