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过程中,气温的变化对猪只的健康和生长速度有着显著影响。特别是当气温升高到35℃以上或降至零下5-10℃时,猪只的饲料利用率会显著降低,导致增重缓慢。针对不同类别和生理阶段的猪,只需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成长。
在高温季节,公猪的喂食应分为两次,增加中午的青饲料或稀料供给。同时,配种和运动时间应安排在早晚,避免在中午进行,以防过热。同时,配种后避免立即用水冲洗或喷洒凉水。建议每天下午1时至3时进行喷水降温,光照时间应减少至8-10小时。此外,如果公猪的配种次数较少,应减少精料的投喂量,以防止其过于肥胖,从而影响性欲。
在高温季节,最好避免对怀孕母猪进行配种。怀孕前期(0-84天)的母猪应以青粗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并降低饲养密度,每圈养2-3头。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时,建议每头母猪单独圈养,以精料为主,并适当加入青料,粗料可不再喂食。每日饲喂三次,中间可加喂稀料,并进行一次喷水降温。在饲料中添加1-1.5%小苏打和0.3%食盐,有助于提高母猪的健康及生产能力。
临产母猪的产房应选择通风良好且有遮阳设施的位置。在临产前2-3天,建议减少精料的投喂,加强青饲料的供应,同时提高精料中的麸皮比例,以预防便秘和难产。产完仔后,应给予麸皮温盐水的喂养,促进母猪的康复和乳汁分泌。
在高温季节,商品大猪的养殖难度会增加,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影响生长。因此,建议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将肥猪销售,若不出售,则应减少饲养密度,每圈少养几头,确保每头猪的圈面积在1-1.2平方米之间。进行适时的喷水降温,早晚定时喂料,中午可加喂青饲料或稀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1.5%和盐0.3%。
哺乳仔猪和小猪喜欢在阴凉湿润的地面休息,因此在饲养中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其因着凉而出现白痢或腹泻。保持圈舍干燥,确保清洁饮水的供应,并定期进行消毒。在预防方面,可于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20毫克土霉素,疗程中可变更添加量以确保健康。
一旦发现猪只中暑,首先要将其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并用凉水喷洒其头部和全身。同时可进行剪尾剪耳朵放血的处理,配合药物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1. 将氯丙嗪与安乃近混合后肌肉注射;2. 使用樟脑磺酸钠或安钠进行肌肉注射;3.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缓解中暑症状;4. 对昏迷的病例,可使用生姜汁或大蒜汁滴鼻进行救治。
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养猪的饲养效率,确保猪只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健康成长,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上一篇:猪锉牙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下一篇:母猪临产前为何会停止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