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哺乳期的死亡现象非常普遍,这对养猪大户的效益产生了显著影响。以下是根据多年的生产技术指导经验,分析仔猪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养猪户参考。
初生仔猪对寒冷环境极其敏感。尽管仔猪可以利用体内糖元储备来抵御寒冷,但由于其有限的能量储备和尚未完善的体温调节功能,冷却环境可能会导致冻死。此外,寒冷的环境还可能引发仔猪被压死、饿死或腹泻。
母猪如果母性较差或产后生病,加上环境不安静,容易导致母猪情绪不稳,从而造成仔猪被压死或踩死。此外,仔猪在低温环境或垫草过厚的情况下,可能会躲在不安全的地方,导致被母猪意外压伤。
疾病也是导致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常见病症包括肺炎、腹泻、低血糖、溶血、先天性震颤等,这些疾病可对仔猪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母猪的母性差、产后奶水不足或其他营养问题可能导致仔猪因饥饿而死亡。在母猪无法有效喂养情况下,仔猪也容易出现饥饿问题。
在特定的应激条件下,如拥挤、空气质量差等,仔猪可能出现恶性行为,导致彼此咬伤。某些母猪在精神压力下可能也会咬伤仔猪,甚至导致死亡。
仔猪出生时的体重对其成活率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初生重不足1千克的仔猪,其死亡率可高达44%至100%。随着体重的增加,死亡率则显著下降。
采取阶段性饲养管理,妊娠前期适当降低营养水平,妊娠后期提高营养,增加饲喂量,并添加油脂,能够有效提高仔猪的初生体重。
对假死仔猪进行应急救治,如清除口腔黏液,刺激其呼吸,能有效减少死亡率。
仔猪生日后应确保适宜的温度,并在必要时使用保温箱等设施,维持环境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最大程度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提高饲养员的素质,实行责任制,并设置护仔栏以保护仔猪,减少因母猪压伤导致的死亡事件。
初乳对于仔猪的免疫力至关重要,确保仔猪在出生后尽快摄入初乳是防止其生病的重要措施。
确保仔猪能够稳定地找到乳头,避免出现强举弱夺的情况,从而保障每个仔猪能够正常摄取母乳。
在养殖场中,如果母猪无法养活所有仔猪,寄养给其他能够提供充足母乳的母猪照料是个有效的办法。
补充铁质和其他必要营养,不仅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还能有效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体重。
仔猪在哺乳期的关键管理和照顾,对于减少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通过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做好环境保护、营养补充及早期救治,可以有效降低仔猪的死亡风险,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上一篇:香猪养殖注意事项五大要点
下一篇:生猪感冒的食疗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