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种猪时,许多饲养户习惯将母猪的后臀发育大小作为重要的选购标准。然而,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一些后臀发育过于丰满的种猪,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优秀,但它们的实际繁殖性能往往不佳。这类种猪不容易发情,配种困难,且容易出现难产的情况,生产中可能会出现更高的淘汰率。
后臀丰满的母猪与商品猪有显著差异。背部下凹和变形的母猪不仅影响繁殖效率,且其淘汰比例也相对较高。因此,在选购种猪时,饲养户应避免以商品猪的标准来判断。
通常情况下,背膘较薄的母猪泌乳力较差,导致仔猪的成活率降低。根据研究,背膘的厚度和泌乳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许多购种者在选择时,常常希望挑选到“双肌臀”或“双肌背”的种猪,这种想法也并非最佳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双肌臀”和“双肌背”的概念并不相同。“双肌臀”是指臀部左右两侧肌肉丰满的特征,而“双肌背”则是指背部中线两侧肌肉的明显发达。这些体型特征并不能单纯作为优劣标准,而且泌乳力往往比正常体型猪要差10%,这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断奶重。
随着养猪技术的不断进步,父母的双肌性状未必能遗传给后代,猪的基因表现会出现漂移,反而几乎所有杂交猪都会表现出更明显的杂种优势。因此,不应盲目追求某一体型的标准。
为了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率和后代的瘦肉率,饲养户在购买种猪时,应该更加关注母猪的母性特征和繁殖性能。这包括观察四肢是否粗壮结实、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奶头、外阴部)及体躯结构是否匀称等。仅仅选择后躯发育特别优秀的母猪并不能满足选择的标准。
在挑选种公猪时,饲养户应重点考虑瘦肉率、胴体品质、四肢的粗壮程度、生长速度以及饲料的转化效率等特征。这些因素无疑是提高后代瘦肉率和体型的最佳措施。
下一篇:猪禽日粮中饲料比例的重要事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