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也称为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常见猪病。这种病在全球广泛分布,并且常常作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出现,例如猪瘟、蓝耳病等。健康猪群通常在上呼吸道中携带该病菌,使得其传播风险相对较高。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造成此病的主要病原,其特点为革兰氏阴性菌,且在特定条件下有蓝绿色荧光反应。猪肺疫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病猪及带菌猪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尸体组织受到污染。易感猪群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此病。
猪肺疫常发生在气候剧变的季节,尤其在秋末和春初。该疾病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中更为常见,而养猪管理不善和运输过程中的应激也会增加发病率。
猪肺疫的临床表现分为三种类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在流行初期,病猪可能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体温升高,食欲丧失,出现明显的咽喉肿大,最后因窒息而死。
急性型为最常见的表现,体温一般在41℃左右,合并有干性和湿性咳嗽,呼吸急促。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消瘦及呼吸困难,并可能伴随关节炎等症状。
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初步判断猪肺疫,确诊则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
一旦确认猪肺疫,应及时隔离病猪并进行环境消毒。常用药物包括磺胺类、链霉素及庆大霉素等。同时,也可结合对症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应确保猪舍通风良好,定期对易感猪群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在春秋季节。此外,加强检疫及定期驱虫也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上一篇:养猪必打气喘疫苗的重要性
下一篇:肉猪疫苗接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