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尽管我国通过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猪瘟疫情,但由于种种因素,该病仍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不典型症状。与此同时,猪链球菌病也是一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对养猪业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猪瘟和猪链球菌病的混合感染病例日益增多,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本文总结了一起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案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本案例涉及某猪场,饲养基础母猪180头,育肥猪500余头,猪舍湿度较大,环境条件不理想。自3月30日开始,猪群出现发病情况,三天内育肥猪死亡18头,母猪死亡2头,部分猪只表现出废食、拉稀与便秘共存的状况,整体状态不佳。经过青霉素、痢菌净及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效果仍不明显。
发病的猪群表现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并伴有结膜发绀等症状。尿液呈黄颜色,粪便表现为不均匀,且出现内外侧肢体的紫色红斑,严重时表现为运动失调甚至无法站立,病程多继续3到5天后衰竭死亡。
病死猪的剖检结果显示多发性出血性败血症状,淋巴结出现急性炎症,肝脏肿胀及其颜色改变,肾脏明显变浅,并出现多处出血点,脾脏表面有梗死病灶,呈紫黑色,表现出明显的病理变化。这些病理变化为后续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对病死猪的内脏进行无菌取样及革兰氏染色检查,发现存在链球菌。同时,通过培养法确认了病料中链球菌的存在,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对场内母猪和育肥猪血清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母猪抗体水平较高,而育肥猪的抗体水平差异较大,显示出不同群体抗体的分布不均。
对取自病域的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细菌对丁胺卡那及盐酸林可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药物选择的依据。
综合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确诊该猪场为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接种与治疗措施。
对全场猪群进行紧急接种猪瘟弱毒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对发病猪进行了抗生素及抗炎药物的肌肉注射,同时全群猪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以增强其抵抗力。
对病死猪进行了焚烧深埋处理,同时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降低疾病扩散的风险。
本案例强调了通过综合判断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诊断的重要性。有效的诊断和处理措施帮助控制疫情,减少养殖损失。
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特点有所变化,接种免疫失败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对疫病的监测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现场疫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养殖管理、消毒及合理免疫程序的制定,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猪的免疫程序及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