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肺炎是一种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严重疾病,广泛分布于各个国家,成为全球养猪业中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这种疾病通过空气流动和猪只之间的接触进行传播,尤其在养猪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疾病的发作率会显著增加。
该病的传播可以通过带菌者或不显性感染的猪只进行。尽管胸膜肺炎的传播力较强,但其感染率和死亡率并不一致。初次爆发的农场通常会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伴随着高感染率和死亡率。相对稳定的猪群中,慢性感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生长率减缓,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胸膜肺炎主要影响2月至6月龄的猪只。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的情况下,猪只会突然发病,体温可升高至41℃,表现出精神沉郁和食欲不振,并伴随极度呼吸困难,常出现口鼻周围含有血的泡沫液,最终可能出现全身紫斑现象而死亡。
急性型胸膜肺炎则表现为多个猪只同时感染,出现高烧、拒食及精神不振等症状,呼吸困难和频繁咳嗽也较为明显。如果治疗不及时,急性型容易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型。
在亚急性或慢性型中,猪只并未发烧,但会出现间歇性的咳嗽,体重减轻、毛发粗糙及食欲不振的问题。
在断乳期至肥育期的猪只中,若出现呼吸困难、明显发病及拒食,需警惕胸膜肺炎。此病需与猪肺疫和猪气喘病加以区别,前者为急性发热性传染病,而后者为慢性传染病。
针对胸膜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尽早注射效果更好。无论猪只是否显现临床症状,都应整栏注射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安比西林、头孢菌素、四环素、红霉素和磺胺剂。值得注意的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抗药性,因此,使用新一代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等奎诺酮类药物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可作为预防措施,但最好在初期爆发时使用。通常情况下,仅用一次注射难以完全治愈,病猪的针剂治疗需持续至少三天。
上一篇:猪肉储存技巧分享
下一篇:特种野猪种公猪的养殖与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