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在出生后消化能力弱,抵抗力差,容易发生下痢问题。因此,了解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易发阶段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仔猪在生命的早期阶段经历三次主要的下痢发作,分别出现在初生阶段和断奶阶段。
第一次下痢常发生在仔猪出生后3日龄之前,主要是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这个阶段发病和死亡率均较高,通常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更高。病症主要表现为黄色稀粪,多由圈舍污染、消毒不足及气候变化引起。为了降低风险,仔猪需尽早摄入初乳以获取母源性抗体。
第二次下痢发生在仔猪2至4周龄时,尤其在10至20天的仔猪中发病率最高。此阶段多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临床表现为乳白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粪便,粘稠且气味难闻。寒冷的环境和糟糕的卫生条件会加剧疾病的发生。
第三次下痢通常出现在仔猪断奶后的1至2周,因环境和营养的突变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出现腹泻及抵抗力下降。此阶段病死率可高达20%,如出现脱水则病死率更可达到40%以上。
为了有效预防仔猪下痢,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提供全价饲料,蛋白质水平需适中,避免让母猪吃发霉、糟渣的饲料。
2. 在怀孕后期为母猪饲喂适量脂肪,以提高仔猪的抗寒能力。
3. 在产前4周和2周,注射猪大肠杆菌疫苗,以预防仔猪腹泻。
冬季须保持猪舍温暖干燥,确保空气流通不污染,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同时,产前彻底消毒猪舍,消毒乳房区域以防止病菌传播。
早期补料有助于刺激仔猪胃肠道发育和提升消化功能,使用柠檬酸作为添加剂可进一步改善饲料的消化率。
采取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消除带菌猪,彻底消毒圈舍,从根本上降低仔猪下痢的发生率。
仔猪出生后可通过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进行预防,降低炎症和菌群感染的风险。另外,口服补液可以有效防止脱水,补充电解质、缓解酸中毒,提高仔猪的生长率和健康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仔猪下痢的发生率,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啤酒糟适合用作育肥猪的饲料
下一篇:猪链球菌病的治疗与预防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