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养猪业中,技术的发展不仅要关注生产效率,还需重视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本文将介绍一种结合生态循环和经济效益的养猪新技术,特别适用于我国及重庆市的实际生产情况。
这一技术旨在解决当前养猪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例如猪群排泄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通过加强粪污的处理与综合利用,形成“牧草种植—瘦肉型猪生产—猪粪处理产生沼气”的生态循环系统,不仅提高了养猪与饲料种植的效率,还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了环境污染,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属于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的项目,并在2003年度荣获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这一成就标志着新技术在推动养猪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落实这一技术,养猪生产需要相应的配套设备,如疫病诊防设备、饲料生产设备及饲料检测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投入是确保养猪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采用本技术后,生产一头优质瘦肉型商品猪可实现纯利100元以上。根据《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的分析,推广该技术的两年内,项目增加了10629.6万元的生产总值,新增纯益达6605.3万元,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技术的推广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或合作的方式进行,以便于更多养殖户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实现双赢局面。
总之,结合上述技术的养猪生产模式不仅在经济上展现出可行性,更在环保和生态系统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下一篇:寒冬来临,小心猪只寒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