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仔猪的死亡率是养猪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分为非疫病死亡和疫病死亡。为了有效减少仔猪的死亡,必须在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并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着重改进。
为确保仔猪的健康,需为怀孕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保持其良好的体况。同时,要进行驱虫和免疫工作。母猪过于肥胖或瘦弱均会影响奶水质量,导致仔猪腹泻和死亡。
在分娩时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仔猪身上的胎衣,以防止窒息。
如果母猪出现临产症状但宫口未开,可以使用催产素辅助顺利生产。
当遇到仔猪倒位、横位或母猪难产时,应进行手工助产。
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仔猪的抵抗力。在出生后最初6小时必须及时摄入初乳,以确保获得被动免疫力。
由于仔猪在母体外环境中体温下降,需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1周龄内应保持在32~33℃。
合理配置仔猪的哺乳位置,确保个体小的仔猪都有机会吸取充足的奶水。
仔猪每日至少需要7毫克的铁,母乳供给不足,需在产后2天内补铁以防止缺铁性贫血。
及时为仔猪进行断齿手术,以避免咬伤母猪的乳头,导致拒哺或乳房炎。
通过定期观察仔猪的吸奶情况以及母猪的行为来预防压死、冻死和饿死等问题。
初生仔猪需及时获取能量,补充链锁甘油三脂可以增强其体质。
自7日龄开始,可以逐步引导仔猪食用颗粒料,以促进其消化和生长。
寄养仔猪时要注意两窝仔猪的出生日期相近与体重接近。
如母猪缺奶,可以把仔猪交给奶水充足的刚断奶母猪进行哺育。
通过改善母猪的营养,及时处理胎衣、防止饥饿等方式降低母猪吃仔的风险。
出于经济考虑,应及时淘汰存活能力弱的仔猪,避免影响其他仔猪的生长。
按照预定的免疫程序,适时为仔猪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提升母猪飼喂质量,确保其采食量充足,并保持良好的环境温度与通风,以促进仔猪的健康成长。
通过综合治理与细致管理,我们能够有效控制仔猪的死亡率,提升养殖效率,为养猪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猪癫痫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下一篇:影响子猪生长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