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疝是仔猪中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占到仔猪外科疾病的40%左右。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切开疝囊,将疝内容物和腹膜一起送回腹腔,然后对疝孔进行缝合,最后缝合皮肤。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治愈率较低。但近年来,我们开发了一种简易的缝合新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成功治疗了20余例脐疝病例。以下将详细介绍这种方法。
首先,将仔猪采用仰卧的姿势进行固定。将其两条后腿叉开,分别固定在梯凳上,前腿由专人负责固定,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手术中动物的活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前,进行严格的消毒程序。首先用肥皂水清洗脐部,然后用盐水冲洗,接着用碘酊棉球进行消毒,最后用酒精棉球进行脱碘消毒,以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手术所需器材包括外科手术针、持针器以及适合的缝合线。确保所有器材的清洁和消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手术前,使用盐酸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降低仔猪的痛感,保证手术过程顺利。
手术过程中,术者需将疝内容物和腹膜一并送回腹腔内。接下来,用持针器将缝合线穿好的手术针,按照疝孔在皮肤下的肌肉层进行烟包缝合。缝合时,应注意进针部位应适度靠近疝孔,确保疝孔得到有效覆盖,以防肠管再次脱出。缝合结束后,打好外科手术结以固定缝合线,该缝合线会永久停留在猪的组织中,无需拆线。
为了防止术后感染,建议术后肌肉注射青霉素320万单位,以及安痛定10毫升,连续注射三天,每天两次,以确保仔猪的健康恢复。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相对简单而有效地治疗仔猪的脐疝。采用新的缝合技术,不仅优化了手术过程,还提高了治愈率,为养猪业主提供了更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助力解决猪繁殖问题